克服恐懼找到方向—孩子就能增加自信
當孩子們陸續放學後,除了開始於處理家務,我們也會聊聊天,分享分別時的所見所聞。
那天我跟讀國一的長子說:「哥哥,那天國文上台報告,你只說你們這組表現得很好,你覺得報告的很開心。可是,你沒跟我說,老師給你打了一百分耶!」他笑著回:「媽媽,您怎麼知道的﹖」我說:「因為〇〇寫在他的聯絡簿上,說要跟你學習你的說話技巧,他媽媽在臉書上分享,說兒子終於寫些正面的東西了。你可以說說那天的經過嗎﹖」哥哥說:「其實,一開始上台,我也有些緊張,後來就愈說愈順了。當報告結束,老師問同學應該給我打幾分,同學都說一百分。」我說:「看樣子,你在班上的人緣還不錯唷!那每個同學報告完,老師都會問你們,要打幾分嗎﹖」哥哥說:「沒有耶!」
從小,我就告訴孩子,上課有問題時,要問老師。如果同學有課業上的問題問你,你會的,一定要認真地教同學。因為教會別人,不但幫助了同學,自己也會更了解。所以,長子有問題都會問老師,也樂於幫助同學,樂於當老師的小幫手教導同學功課。低年級時的班導師說:「有時候,我們大人說的話,孩子還聽不太懂。透過同學教,他們孩子之間比較好了解。所以,當同學在上課聽不懂時,我都讓祐亨在下課時教他們。」
這樣熱心助人的個性,一直在延續著,也讓長子的國中生涯,更有趣與更富挑戰。老師說他自願當環保股長,協助同學處理環保事宜。他喜歡生物與科學的知識,在家裡會讀一些科普的書籍。在讀書時發現疑惑的地方,他會去學校詢問生物老師。生物老師沒有肯定的答案時,還會帶他去問理化老師。這樣認真的學習,讓同學或是其他科的老師,當遇上有相關問題時,會先詢問長子。這樣的信任與尊重,讓長子學習的更主動。他說:「媽媽,同學常常問我生物或科學的知識,讓我對這方面的學科,愈來愈有探究的興趣。有時老師也會問我問題,還讓我上台分享。原先,我也有些害怕在台上說話,但上台的次數多了,現在也比較不會緊張或害怕了,也對自己更有自信。其實,只要有一科成績特別好,自己就會更用功,希望其他科的成績也好。」
孩子的天賦或潛能,如果很早就找尋到,或是外顯出來,其實是一件幸運的事。因為他就不需要再花多餘的時間去摸索,只要努力地朝著興趣與天賦走,認真的花上十年的磨練與能力提升,一定可以表現的出類拔萃。只是,大部分的孩子都沒有那麼明顯的天賦或是才藝,甚至是興趣,願意孤注一擲的去全力以赴。這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來觀察與努力,看看孩子對甚麼事最有興趣,多些鼓勵與肯定。如果,克服了心中的猶疑或恐懼,只要找到了合適的方向,就可以大步的向前進。
多給孩子一些鼓勵,當他克服了恐懼,找到了方向,慢慢的,他會愈來愈有自信心。成功都是從一件一件的挫敗經驗中,累積出來的,不要去強調挫敗時的難堪與痛苦,要去強化成功時帶來的喜悅與積極進取。當孩子累積了愈來愈多的成功經驗,就可以建立足夠的自信心,有了自信,就更有勇氣與能量去面對,更艱巨更富挑戰的未來。
#七年前的今天,我們在愛寶樂園,體驗零下十幾度的考驗